2022-07-27 15:10:07 - 中國
每天,一個人從早到晚,至少要做30000個抉擇。而其中的90%,都是我們憑著慣性,在「無意識」中完成的。
而強大的慣性背後,其實是由我們的心態決定的。
願你能從下面這6個心理學效應中,學會識別自己的心態,不被慣性左右人生。
Vol.1布利丹效應:果斷抉擇
所謂布利丹效應,是說有些人在面臨選擇時優柔寡斷,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,白白錯失了最佳時機。
一個搖擺不定的⼈,不管其他⽅⾯有多強⼤,總是容易被堅定的⼈甩到後邊。
叔本華說:「人生,就是一路經歷,一路懂得。」
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唯一正確的選擇,嘗試就是進步最大的推力。
你要相信,無論怎樣選擇,只要堅定不移地去執行,結果都不會太差。
倘若猶豫不定,但凡有一點意外發生,你都會對自己質疑。
⽐起「做對的事情」,更可貴的是具備「把事情做好」的勇⽓和能⼒。
果斷抓住時機,確定行進方向,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Vol.2鳥籠效應:刪繁就簡
一次哈佛教授詹姆斯同好友卡爾森打賭,說自己能讓他在短時間內養一隻鳥。
很快,詹姆斯送給卡爾森一個精美的鳥籠,事情開始因為這個鳥籠發生轉變。
此後,每次有客人到卡爾森家做客,看到鳥籠,都會問他:「教授,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?」
在一遍遍的解釋之後,卡爾森不堪其擾,只好買了一隻鳥。
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效應「鳥籠效應」——
當外在的空間,和內心的精力,被雜物和雜事所占據,我們就會漸漸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。因此「斷舍離」是一種難得的智慧。
正所謂為生活做減法,才能為生命做加法。
Vol.3臨界點效應:堅持到底
唯有按需獲取,刪繁就簡,才不會被「鳥籠」套牢,擁有更自在的人生。
冰超過0℃會化成水,水超過100℃會變成水蒸氣。
到達一定的界限,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,這就是臨界點效應。
往往面臨的挑戰越大,機遇也就越大,跨過去就能抵達理想的彼岸。
有句話說得好:只要你不放棄希望,希望就不會主動放棄你。
「行百步者半九十」,做事難在堅持,成也在堅持。
感覺累的時候,走的正是上坡路,也許再堅持一下,就能到達新的高度。繼續你的熱愛,不斷錘鍊自己,世界將給你一個精彩。
Vol.4暗示效應:正面激勵
暗示效應,說的是通過心理和語言的誘導,對人的想法產生影響,讓他的行為與暗示的內容相符合。
消極的暗示讓人情緒低落,積極的暗示讓人信心百倍。
《名人趣事》一書中,講到作家葉聖陶的趣事。
葉先生患有慢性失眠症,每當他看到改善睡眠的廣告時,總是焦躁不安。
因為文中不斷強調失眠的各種危害,這讓他更加擔心,反而導致失眠症狀越來越嚴重了。
他在睡前必須服用三片安眠藥才能安然入睡,可誰能想到,他夫人提供的安眠藥只是維生素片呢。
不要小看積極暗示的力量,面對難以克服的困境,樂觀的心態,是一劑良藥。
《墨菲定理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「沒有絕望的環境,只有絕望的心態。」
懂得正面暗示,會為自己注入能量,激發出巨大的潛能,促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好。
Vol.5踢貓效應:管理情緒
「踢貓效應」是一種典型的負面情緒傳染:人一旦情緒不好,就會尋找發泄的途徑。因此,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相比,更具傳染性。
一位父親,因為工作不順而心煩氣燥。
回到家,他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,就把孩子罵了一頓。
孩子覺得委屈,轉身狠狠地踹了貓一腳。
貓一溜煙逃出家門,跑到了路上。
正巧一輛卡車經過,司機來不及避讓,撞到了旁邊正在玩耍的小孩,釀成了事故。
壞情緒的傳染,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。隨意地發泄,會導致惡性循環。
而防止「踢貓效應」最好的方法,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管理情緒。
生氣的時候,讓自己冷靜三分鐘、去空曠的地方大喊幾聲。
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才能避免成為「踢貓」的發起者和傳遞者。
責任編輯: 宋雲
來源:歆瑤教育 abolowang